一般情况下,体质较好且没有基础疾病的大人肺炎预后良好,体质较差且有基础疾病的大人预后较差。肺炎是指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药物损伤等,导致肺部受到损伤,从而出现咳嗽、咳痰、胸部疼痛、呼吸不畅等症状的一种疾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敏感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健康饮食,多喝水。在及时的治疗和良好的日常护理下,患者通常预后良好。但是,当患者本身患有基础疾病,免疫力差,感染肺炎后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则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预后比一般人较差。
肺穿刺也称为经皮肺穿刺,是用来检查肺癌、肺炎等肺部疾病的一种检查手段。由于当机体患有肺部疾病时,肺部组织会出现相应病变,比如出现肺部肿块或占位性病变。而通过经皮肺穿刺的手段可以采取到病变组织,并将采取到的组织送至相关科室进行检测,即可明确疾病类型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经皮肺穿刺一般是在胸部CT等影像设备的引导下进行的,图像清晰,因此一般情况下定位较为准确,可以减轻被检查者的不适反应,并且该种检查方法较为简单,易于操作。在进行经皮肺穿刺之前,要进行严格的体检,以判断是否存在影响检查的因素,并且在检查时要配合医生,从而提高检查成功率。
一般情况下,大叶性肺炎分期如下:1、充血水肿期发病的第1-2天,此时肺叶病变部位红肿,肺泡腔内含有一些浆液性渗出液和较少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可表现为高热、寒战等症状。2、红色肝样变期发病的第3-4天,病变肺叶充血,肺泡壁中的毛细血管扩张,肺泡腔内含有大量的红细胞、巨噬细胞等,当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后,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铁血黄素和痰液一块咳出,形成铁锈色血痰,同时伴有缺氧症状。3、灰色肝变性期在发病的5-6天,此时肺泡肿大但不充血,颜色为灰白色,肺泡内纤维素较多,患者缺氧症状得到缓解,出现脓痰。4、溶解消散期在发病7天左右,部分患者可迁延至两周。此时肺内病灶开始消失,肺组织结构及功能逐渐恢复,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
通常情况下,肺炎发烧不退烧的治疗方式及日常注意事项如下:1.物理降温若肺炎发烧不退烧,可采取物理降温方式。患者可用温水擦拭身体,或者可在头部冷敷冰袋或湿毛巾,以此达到给身体降温的目的。2.药物治疗若肺炎发烧不退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退烧减热,促进患者恢复。3.调整饮食若肺炎发烧不退烧,体内水分会快速流失,应多喝温开水,必要时可应用口服补液盐补充流失的电解质。同时患者应多食用清淡健康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一般情况下,气管炎与肺炎的区别如下:1、病变部位气管炎的病变部位在气管上,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气管而发生的炎症反应。肺炎的病变部位在肺泡和肺间质上,感染程度通常更为严重。2、症状表现气管炎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偶尔出现低烧的情况;肺炎最为明显的症状是发烧、咳嗽,咳嗽多伴有脓痰,痰中偶尔带血丝,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现象。3、痊愈时间气管炎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治疗,比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一般5-7天便可痊愈;而肺炎患者的治疗周期通常为7-10天,根据病情可能也会需要更长时间。
一般情况下,大叶性肺炎需要输液7-10天。大叶性肺炎多数情况下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球菌入侵人体后,导致肺泡间弥漫性纤维素渗出,引发炎症反应。患者会出现发热、胸痛、咳铁锈色痰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青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此类药物有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的作用,可有效抑制细菌繁殖,从而起到杀菌作用。治疗周期通常为7-10天。根据患者个人体质的不同,治疗周期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通常热退3日后可以停用静脉输液改为口服药物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除了按照医嘱严格用药外,还应该坚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健康饮食,以促进症状缓解,治愈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