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青年女性和中老年女性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是否也会有同样的疑问?年龄与内异症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我是应该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来对待它?还是应该防患于未然?在开始解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大家先看以下几点,看是否能感同身受。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痛的发抖出冷汗?”
“每次来月经都像生了一场大病,月经走后又仿佛获得了重生?”
“生无可恋,痛到命都不想要了,还要什么子宫”
“每次痛经的时候,我都想立遗书……”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无法把一个女汉子变成萌妹子,但痛经可以。关于痛经,对于青少年而言,家长最常见的说法是痛痛就好了,刚开始来月经都这样,等过个三、五年就好了,忍忍就过去了。等长大后参加工作了,身边人最常说的是痛经嘛,小问题,多喝开水,少吃凉的和辣的就行了。再不济还可以吃点布洛芬,没什么大碍,等以后生完孩子就好了。正是由于大家普遍认同这种误区,才导致内异症明明已经在像我们敲响警钟了,许多处于高发年龄段的女性产生内异症离我还很远的幻觉。
一般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激素依赖性疾病,是行经期阶段的疾患,可以发生于初潮到绝经前的任何年龄,尤其多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并且在此范围内,各年龄组之间的发病率相近。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于25-45岁的女性,此阶段也是卵巢功能的活跃期。近年来,更年期女性患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40~44岁,可占到总数的24.28%。主要与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下降,促使性腺外雌激素受到明显抑制有关。
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内异症患者绝经后,绝大部分症状消失。但仍有少数病例发生在绝经后,考虑与更年期综合征需要补充外源性雌激素有关。除此之外,有少部分青少年(20岁以下发生内异症的人群)也可以出现内异症,我国2007年的研究数据显示,青少年内异症患者的确诊年龄为18岁,平均初潮年龄为14岁。这类人群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慢性盆腔痛,其中大部分患者误认为是原发性痛经而不予以重视。
图:雌激素分子式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升高或者降低的情况,而是呈现一种特殊的年龄分布特征。即青春期时发病率较低,育龄期发病率最高,更年期后发病率又逐渐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也印证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激素依赖性疾病的观点。
所以,建议处于内异症高发年龄阶段的女性提高警惕,当出现持续加重的痛经以后应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引起其他不良后果。
参考资料
[J]吴旭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发病因素的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1(8):21-21,22.
[2]温玉群.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27(6):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