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卒中治疗原则有哪些

2021-11-30 收听量:30800

等待加载音频 . . .

音频加载出现异常 . . .

01:30
王铭维 主任医师
三级甲等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我要问专家

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控制血压

很多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血压过度升高引起的,因此需要控制血压,但是降压的过程不能过快,也不能使血压过低,在出现出血性脑卒中时,舒张压控制在100mmHg左右。

2.减轻脑水肿,预防脑疝

出血性脑卒中最危险的时候就是脑水肿的进展时期,通常在出血后48小时左右脑水肿会进展到最高峰,此时适当降低颅压,控制脑水肿,是避免脑疝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最佳的手段。

3.保持生命体征平稳,维持生命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疾病的进展期,随时有可能会出现生命体征的下降甚至死亡,需要在此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对症治疗。

脑卒中 脑水肿
您可能还关心
  • 病因
  • 症状
  • 诊断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预防

相关推荐

出血性脑卒中的分级有哪些 脑血管堵塞的治疗 急性脑卒中的症状表现 脑卒中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是什么 脑卒中是什么意思 出血性脑卒中影响生活吗 哪些症状可能是脑卒中 和脑卒中相关的疾病有哪些 脑卒中复发后如何治疗 家属该如何参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区别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如何恢复 脑卒中的危害是什么 脑卒中和脑梗有什么区别 出血性脑卒中如何治疗 脑血管意外是什么意思 脑卒中的类型 脑卒中后语言障碍可以恢复正常吗 脑卒中痉挛期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卒中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