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为什么要抗血小板治疗

2021-09-17 收听量:41360

等待加载音频 . . .

音频加载出现异常 . . .

01:30
许兰萍 主任医师
三级甲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神经内科
我要问专家

脑卒中后抗血小板治疗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1. 1.治疗脑卒中。针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时通常会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同时还会建议患者长期服用,主要是因为抗血小板药物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脑卒中发病的急性期内,主要是由于脑血栓形成或者栓子堵塞血管造成的,在应用抗血小板治疗之后,有一定的可能改善血栓的大小,或者避免血管完全闭塞。
  2. 2.预防脑卒中再次发作或病情加重。一般脑卒中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理是血管内膜受损血小板聚集,因此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能够避免血栓形成,从根本上预防血栓的再次形成。
脑卒中 脑血栓
您可能还关心
  • 病因
  • 症状
  • 诊断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预防

相关推荐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措施有哪些 脑卒中是什么意思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什么 脑血管堵塞的治疗 脑卒中分哪几类 脑卒中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是什么 和脑卒中相关的疾病有哪些 出血性脑卒中怎样治疗 脑卒中后意识障碍怎么办 脑卒中痉挛期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卒中的并发症 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脑卒中的高发人群都有哪些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与脑梗塞的区别有哪些 脑缺血性卒中如何治疗 年轻人会不会得脑卒中 脑卒中护理应该注意什么 脑卒中患者出现便秘如何处理 脑卒中和脑梗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