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肿瘤,涵盖良性与恶性两大类型。
良性类型以甲状腺滤泡性腺瘤为代表,其生长相对缓慢,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包裹,通常不会对甲状腺正常功能造成明显影响,患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行颈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
但是,少数情况下滤泡性腺瘤可能发生恶变。恶性类型即甲状腺滤泡癌,虽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恶性程度较高,其细胞在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上与正常滤泡细胞差异明显,具有侵袭性生长特性,易侵犯周围组织,如气管、食管、喉返神经等,并可通过血液、淋巴系统发生远处转移,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肺、骨等。
诊断甲状腺滤泡性肿瘤需综合超声、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中冰冻病理及术后常规病理等多种手段。治疗方面,良性肿瘤多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恶性肿瘤则需根据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制定个体化方案,通常采用手术、放射性碘治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手段,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