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医生与患者交流
女性最不喜欢的亲戚,可能就是“大姨妈”了。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身上不舒服。但每次也都是盼她如期来,盼她按时走。当然,经量多了或是少了,经期长了或是短了,这些情况都很普遍。但是如果经量一直多,经期一直长,还常常伴有痛经,那么我们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它往往不再属于一般的月经失调,可能出现了子宫内膜异位。除此之外,一些人可能还怀疑自己身体里长了肌瘤。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谈一下这两种疾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属于激素依赖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广泛,形态多样,具有侵袭性和复发性,属于难治之症。而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和结缔组成。二者均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但在诸多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鉴别起来并不困难。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时段是女性的生育期,其中76%在25-45岁发病。子宫肌瘤常见于30-50岁的妇女,20岁以下少见。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与月经失调、多次流产、剖腹产手术、子宫位置不正、生殖器官异常(子宫闭塞、处女膜闭锁)以及压力过大、免疫力差等因素有关。子宫肌瘤的病因尚不明确,但经研究发现,可能与女性激素(雌、孕激素)水平有关。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异位的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导致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囊肿、粘连形成,在病变区出现紫褐色斑点和小泡,最终发展为大小不等的紫褐色实质性结节和包块。而子宫肌瘤是实质性的球形包块,表面光滑,质地较子宫肌层硬,压迫周围肌壁纤维形成假包膜,肌瘤与假包膜间有一层疏松网状间隙,因此容易剥出。
(1)子宫内膜异位症
①下腹痛和痛经: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典型表现为继发性痛经,并且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疼痛主要位于下腹、腰骶及盆腔中部,有时可放射至会阴部、肛门和大腿,常在月经来潮时出现,并持续至整个经期。但也存在部分患者不会出现痛经的表现。
②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不孕可高达40%,可能与盆腔微环境的改变有关系。如果子宫内膜异位至卵巢,还可能影响卵巢正常排卵,从而导致不孕。
③性交不适: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最明显。
④月经异常:15%-30%的患者会出现月经增多、经期延长、经前点滴出血、月经淋漓不尽等。可能与卵巢实质病变、黄体功能不足等有关。
⑤其他:肠道内异位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或周期性少量便血等;膀胱内异位可出现尿痛、尿频等;异位病灶侵犯或压迫输尿管时,可出现腰痛、血尿等。手术瘢痕异位可出现剖宫产或会阴侧切术后数月至数年出现周期性瘢痕处疼痛和包块等。卵巢内异位,并发生破裂时,可出现急性腹痛。
(2)子宫肌瘤
①经量增多以及经期延长: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部分子宫肌瘤可使宫腔增大,则子宫内膜面积增加,还可影响子宫收缩等,从而导致经量增多以及经期延长。
②下腹包块:肌瘤较小时在腹部摸不到包块;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增大超过3个月妊娠大时,可在腹部摸到。
③白带增多:部分肌瘤可以使宫腔面积增大,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增多,从而使白带增多。
④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可出现尿频;宫颈肌瘤可出现排尿困难、尿液潴留;子宫后壁肌瘤可出现便秘等。
⑤其他: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可出现急性腹痛,黏膜下肌瘤和引起宫腔变形的肌壁间肌瘤可引起不孕或流产。
图:子宫肌瘤
5.体征
子宫内膜异位至卵巢。导致囊肿较大时,妇科检查可触及肿块。囊肿破裂时,可出现腹膜刺激征阳性。子宫内膜异位至盆腔,双合诊检查可发现一侧或双侧附件可触及囊实性包块。
而子宫肌瘤较大时,可在下腹触及实质性肿块,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表面出现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突起。部分子宫肌瘤可脱出宫颈外口,用阴道窥器检查时可发现宫颈口处有粉红色肿物,表面光滑且边缘清楚。
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肌瘤的部分症状有相似,但是根据主要症状和体征,一般可以进行鉴别诊断。如果经量一直多,经期一直长,还常常伴有痛经,首先应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胡乱猜测毕竟不能发挥什么作用,如果身体出现异常信号,建议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62.
[2]中国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会.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J].中国妇产科杂志,2015,50(3):16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