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的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等为特征。
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好发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成人,男女发病率相似,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于同龄阶段男性。有些患者会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确诊以后,如果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针对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如果不能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激素治疗,还可应用促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波帕等治疗。
身体出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有可能是身体病毒性感染原因引起,容易使自身的免疫功能出现下降和引起血小板功能减退,会导致自身的血小板数值低于正常,有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大出血。
病毒性感染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和甲基强的松龙,以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药物结合治疗,可以起到抗病毒和抗炎以及升血小板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