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肿,又称巧囊,貌似有很多人好奇它的成因和治疗方法,这篇文章就让我们来大概聊一聊这个话题。
巧克力囊肿又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受体内女性激素的影响,每月脱落一次,形成月经。如果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这种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受性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期反复脱落出血,如病变发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经期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黏稠如糊状,似巧克力,故又称“巧克力囊肿”。
这种囊肿可以逐渐增大,有时会在经期或经后发生破裂,但很少发生恶变。卵巢巧克力囊肿虽然是良性疾病,却有增生、浸润、转移及复发等恶性行为。此类卵巢囊肿是25~45岁的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0%~15%。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会随时间增加而变大,渐渐侵蚀正常组织,造成卵巢组织不可逆的损害。严重者需要手术处理。
关于病因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主要有三种学说:种植学说,化生学说和上皮由来学说。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研究中以种植学说最受推崇。种植学说:Sampsan于1921年首次提出该学说。这一理论认为,异位的内膜来源于子宫内膜组织,这些组织转移到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和生长。常见的传播途径有经血逆流、医源性种植、淋巴传播和血管播散等。此外还有免疫学说。关于治疗方法
可采用药物或(和)手术治疗(保守性或根治性)。迄今为止,除根治性手术外,尚无一种理想的根治方法。无论是药物治疗抑或保守性乎术均有相当高的复发率。因此,应根据患者年龄、症状、体征、病变范围以及对生育要求、患者的主观愿望等因素加以选择,强调个体化治疗。
主张选对药物积极治疗并结合密切随访复查,注意卵巢囊肿的性质变化,再采取相应的对策。症状轻或无症状的轻微病变选用期待治疗;有生育要求的轻度患者明确诊断后先行药物治疗,病情重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年轻但无生育要求的重症患者可行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并辅以药物治疗;症状及病变均严重的无生育要求患者可行根治性手术。
手术方式有开腹手术和经腹腔镜手术两种。腹腔镜手术是本病最佳的处理方法。目前认为以腹腔镜确诊、手术 药物为内异症治疗的金标准。有条件的医院,腹腔镜手术应为内异症的首选治疗方法。但腹腔镜手术的选择及效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设备、器械和手术者的经验及技巧。开腹手术可用于腹腔镜条件不具备或非常复杂的手术,如严重粘连和有多次手术史者。
参考文献:
1.李国华,王强庆,王秀芬-《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
2.陈丽娜,林芸,郭裕萍-《中国妇幼保健》-2011
3.管春风,赵卫东-《山东医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