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伴糜烂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针对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可能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因素、长期使用刺激性药物等。若检测出幽门螺杆菌阳性,应进行根除治疗,常用的方案是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加上两种抗生素和一种铋剂,疗程一般为14天。同时,要注重保护胃黏膜,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这些药物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胃酸和其他刺激因素对胃黏膜的损害。抑制胃酸分泌也是关键,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减少胃酸的分泌,降低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改善胃动力可以使用促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进胃排空,缓解腹胀、早饱等症状。调整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戒烟限酒,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冷过热的食物。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对于可疑病变及时进行病理检查。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重度异型增生等,应考虑手术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进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浓茶、咖啡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和糜烂。戒烟限酒,烟草中的有害成分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酒精同样对胃黏膜有损害作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精神因素也会影响胃肠功能。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胃镜和其他相关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