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血压测量的结果,结合症状、尿蛋白情况,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疾病。其核心在于识别血压升高及其严重程度,区分不同类型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指导临床管理和治疗。
测量方法上,应使用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计,确保袖带大小合适(覆盖上臂的80%以上),患者应在安静的环境下休息至少5分钟后测量,坐位、双脚着地、背部支撑,上臂裸露并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每次测量至少两次,间隔至少1分钟,取平均值;诊断阈值方面,根据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等指南,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进一步根据血压水平分为轻度(140-159/90-109mmHg)、重度(≥160/≥110mmHg)等;诊断时间上,通常需要基于至少两次不同时间点的血压测量结果,间隔至少4小时以上,对于严重高血压,需尽快诊断和处理;尿蛋白的检测对于诊断子痫前期至关重要,通常定义为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30mg/dL,或尿蛋白定性≥(+);症状方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伴随头痛、视力模糊、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少尿、下肢水肿等症状,尤其是子痫前期患者;分类上,需区分妊娠期高血压(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产后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慢性高血压(妊娠前已存在或妊娠20周前诊断的高血压,或产后12周后血压仍持续升高)、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孕妇在妊娠20周后出现尿蛋白或器官功能受损)等不同类型;排除其他疾病方面,需要排除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疾病;指南依据上,应参考ACOG、NICE、中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等权威指南;特殊情况下,如多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后,其诊断标准可能有所不同,需更加严密监测。
孕妇在日常需要注意定期产检,监测血压和尿蛋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限制钠盐摄入,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一旦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