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患者通常会出现髋关节或膝关节疼痛,疼痛可以是持续性钝痛或间歇性剧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可有所缓解。关节活动情况方面,患者可能会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外展、内旋活动受限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跛行。体格检查可发现髋关节周围压痛,活动时疼痛加重,“4”字试验阳性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手段,X线片早期可无明显异常,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股骨头密度改变、囊性变、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等表现;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股骨头的骨质破坏情况,包括骨小梁中断、囊性变、硬化带等;MRI检查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敏感性最高,可以显示骨髓水肿、骨坏死灶等改变。实验室检查方面,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可能会升高,但缺乏特异性。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如髋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这些疾病也会引起髋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但影像学表现与股骨头坏死不同。
股骨头坏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护患肢,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活动,以减少股骨头的压力和磨损。建议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辅助行走,减轻髋关节负担。保持适当的体重,过重的体重会增加髋关节的负担,加重病情。注意保暖,避免髋关节受凉,寒冷刺激可能会加重疼痛。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