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诊断儿童哮喘,医生会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喘息、咳嗽、气促等症状的发生时间、频率、严重程度及发作诱因,如有无接触过敏原、冷空气、呼吸道感染等,还会询问家庭成员中是否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史。体格检查方面,医生会观察患儿的呼吸状况,如呼吸频率、节律、深度,以及是否有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并使用听诊器听诊肺部,注意是否有哮鸣音等异常呼吸音。肺功能检查是评估气流受限程度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年龄、身高、体重等计算预测值,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为了确定可能的过敏诱因,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炎症指标检测有助于评估气道炎症程度,例如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等。影像学检查方面,胸部X光片可以初步评估肺部情况,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胸部CT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评估气道的反应性,通常在患儿症状缓解期进行。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记录哮喘日记,包括症状发作的时间、地点、严重程度、诱发因素等,并定期带孩子复查,调整治疗方案。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已知的过敏原和诱发因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家长应学会使用峰流速仪监测患儿的肺功能,并掌握正确的吸入药物使用方法,确保药物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