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是指由于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
肝昏迷,又称肝性脑病,是由于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病因多样,包括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毒物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各型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肝昏迷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有轻微的个性改变和精神异常,如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欣快、易怒等;重者可出现嗜睡、意识障碍、昏迷、扑翼样震颤等。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如血氨测定、脑电图检查等。治疗方面,应去除诱因,如控制感染、止血、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减少肠内毒素的生成和吸收,如限制蛋白质摄入、清洁肠道、使用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生长;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如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提供营养支持等。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基础肝病,避免饮酒,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等。
肝昏迷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包括保持良好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合理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尤其是动物蛋白,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避免饮酒和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血氨水平,监测病情变化;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和行为表现,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