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剖宫产者超过1000毫升的出血现象。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常见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它通常发生在产后24小时内,但有时也可能在分娩后1-2周内发生。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大量出血,可伴有或不伴有失血性休克的症状。产后出血若不及时控制,可导致贫血、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预防措施包括产前风险评估、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及时识别和处理出血等。治疗上则需要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手术止血等,并积极进行输血、扩容等抗休克治疗。
日常生活中,孕妇应重视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各种孕期并发症,避免多胎、巨大儿等高危因素,分娩时配合医护人员,产后注意休息,保持会阴部清洁,警惕异常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