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肌受损可能导致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和便秘等问题。
- 1.尿失禁:盆底肌受损后,肌肉对尿液的控制能力减弱,可能导致患者在咳嗽、打喷嚏、运动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泄漏。
- 2.盆腔器官脱垂:盆底肌肉无力可能导致子宫、膀胱或直肠等盆腔器官失去支撑,从而发生脱垂,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 3.性功能障碍:盆底肌对性生活和性快感有重要作用。损伤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性交疼痛、性欲减退或难以达到性高潮等问题,影响夫妻生活和谐。
- 4.慢性盆腔疼痛:盆底肌损伤可能导致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腹部、腰部或会阴部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 5.便秘:盆底肌功能减退可能影响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导致患者出现便秘,长期便秘还可能引发其他消化系统问题。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注意控制体重,避免长期站立或坐姿,定期进行盆底肌锻炼,并及时治疗咳嗽或便秘等可能增加腹压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