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主要是由于经期卫生不良、性传播疾病、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以及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原因引起的。
- 经期卫生不良:女性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脱,宫颈口开放,此时生殖道抵抗力下降,若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使用不洁的卫生巾、经期性交等,就容易使细菌侵入生殖道,引起上行感染,导致盆腔炎。不良的经期卫生习惯会增加病原体侵入的机会,从而引发盆腔组织的炎症。
- 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STDs)如淋病、衣原体感染等,其病原体可通过性行为传播至生殖道,进而引起盆腔炎。这些病原体破坏了生殖道的自然防御机制,使得病原体更容易在盆腔内扩散,引起炎症。
- 产后感染:产后女性身体抵抗力下降,宫颈口松弛,子宫内膜有创面,若此时护理不当或出现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全等情况,病原体容易侵入宫腔,引起盆腔炎。产后感染是盆腔炎的常见原因之一,需要严格的产后护理来预防。
- 宫腔内手术操作:宫腔内的手术操作,如人流、宫腔镜检查、输卵管通液等,可能会因手术器械的污染、操作不当或术后护理不当等原因,导致病原体侵入宫腔,引发盆腔炎。这些手术操作可能会破坏生殖道的自然屏障,增加感染风险。
- 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盆腔内其他器官的炎症,如阑尾炎、腹膜炎等,若不及时治疗,病原体可能通过直接蔓延的方式侵犯盆腔器官,引起盆腔炎。这种情况下,炎症可以从一个器官扩散到另一个,导致更广泛的炎症反应。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不洁性行为,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治疗各类炎症,以及在经期避免使用不透气的卫生用品和盆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