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主要是由于分娩或流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不注意个人卫生、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以及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的。
- 分娩或流产后感染:在分娩过程中,子宫内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宫颈口也会扩张,这为细菌的侵入提供了机会。若产后护理不当或出现胎盘残留,细菌更容易在宫腔内繁殖,导致感染。同样,流产后子宫内膜也会出现创面,若此时不注意个人卫生或过早恢复性生活,也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炎。
- 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放置宫内节育器、刮宫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等宫腔内操作,都可能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若手术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术后护理不当,病原体便有机会侵入宫腔,引起子宫内膜炎。
- 不注意个人卫生:女性若在月经期、产褥期等特殊时期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使用不洁的卫生巾、经期性交等,容易导致病原体侵入生殖道,进而引起子宫内膜炎。
- 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如阴道炎、宫颈炎、输卵管炎等生殖器官炎症,若不及时治疗,病原体可能通过直接蔓延或淋巴循环等方式侵犯子宫内膜,引发子宫内膜炎。
- 慢性疾病: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得女性更容易感染病原体。慢性疾病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这会破坏阴道内正常菌群平衡,增加病原体感染的风险,进而诱发子宫内膜炎。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避免不洁性行为,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治疗各类妇科疾病,同时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