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实现避孕:抑制排卵、改变宫颈粘液性质、改变子宫内膜环境、抑制精子活力和干扰受精过程。
- 抑制排卵:避孕药中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这些激素通过负反馈机制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从而减少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这导致卵巢不发生排卵,因为没有成熟的卵泡排出,所以无法形成受精卵。
- 改变宫颈粘液性质:避孕药中的孕激素可以使宫颈粘液变得更加粘稠和胶状,这种改变不利于精子穿透和存活。粘稠的宫颈粘液形成一道物理屏障,阻止精子进入子宫腔,从而减少了精子与卵子相遇的机会。
- 改变子宫内膜环境:避孕药中的激素还会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分化,使其变得不利于受精卵着床。孕激素使子宫内膜保持分泌期状态,这种状态不利于受精卵的植入和生长,即使发生了受精,受精卵也无法在子宫内成功着床。
- 抑制精子活力:避孕药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精子的活力和功能产生直接影响,降低其游动能力,使得精子难以穿越宫颈粘液到达子宫和输卵管,从而降低了受精的可能性。
- 干扰受精过程:即使有卵子排出,避孕药中的激素也可能干扰受精过程。这种干扰可以有效地防止受精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应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延迟服用,同时注意饮食均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饮酒,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