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建议首选手术切除,不愿意手术的患者也可以严密观察,定期胃镜复查。
贲门息肉是胃息肉的一种,指食管胃交界处(俗称贲门)黏膜形成的宽基底或者带蒂的隆起性病变,绝大数属于良性病变。
息肉形成的具体原因不明确,一般是由于食物刺激、炎症刺激甚至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贲门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炎性纤维性息肉,当贲门部位有0.5cm大小的贲门息肉后,需要根据息肉引起的症状,以及病理类型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当贲门息肉小于0.5cm、表面光滑、外形规则,并且活检提示为增生性息肉或者炎性纤维性息肉时,这类息肉癌变风险很小,可以暂时不做处理,或者不着急手术切除;但是,需要定期复查胃镜和进行病理组织活检来判断有没有癌变倾向,同时,还需要了解贲门息肉有无增大,如果在复查期间发现息肉有增大趋势,建议及时手术切除。
如果贲门息肉在5mm左右,即使是癌变风险小的增生性息肉或者炎性息肉,都应该考虑胃镜下切除。主要是由于这个部位比较特殊,当息肉增大后会引起进食哽噎感,容易被食物摩擦出血。
所以,如果检查发现息肉已经发生癌变,就需要尽快通过手术进行切除治疗;如果分化类型好、癌变面积小、浸润深度很浅,仅仅在黏膜层,则可以考虑胃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如果分化类型差、癌变面积大或浸润深度超过黏膜下层,则需要选择腹腔镜或者开腹根治手术,同时,还需要清扫胃部周围淋巴结。
当患者发现有贲门息肉后,建议取活检明确是否癌变,然后再考虑手术切除。即使活检结果提示为良性病变,由于部分息肉癌变在初期是局灶性的,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其癌变风险相对高一些,所以,也建议完善术后的完整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避免漏诊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