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紊乱,临床上称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此病最为常见。此病好发于青中年,以20-30岁患病率、就诊率最高。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并非指单一疾病,它是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又有相同或相似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区或者咀嚼肌痛,下颌运动异常伴有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破碎音及杂音等三类症状。
可单独累及颞下颌关节或咀嚼肌群,也可二者都累及,但又不是指那些具有上述症状但原因清楚的疾病,如类风湿性颞下颌关节炎、感染性颞下颌关节炎、颞下颌关节肿瘤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多数为功能紊乱性质,也可累及关节结构,甚至出现器质性破坏,但是一般都具有自限性。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展一般有三个阶段:功能紊乱阶段、结构紊乱阶段、关节器质性破坏阶段。这三个阶段一般显示了疾病的早期、中期和后期。早期的功能紊乱常常是临床前状态,有的可以自愈;有的即使出现了临床症状也可以经过治疗后痊愈;有的则逐步发展为后期的器质性破坏。
但也有不少人,在某一阶段相对稳定而并不发展到另一阶段;有的即使已发展到关节结构紊乱阶段,经过适当的治疗后,仍然可以恢复到病变的早期阶段。此外,还可以见到两个阶段的症状同时存在或交替发生的情况。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病程较长,可长达几年或十几年,并经常反复发生,但是,本病具有自限性,一般不发生关节强直,预后良好。其临床表现有以下三个主要症状: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治疗方法很多,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局部封闭治疗、关节腔内注射疗法和冲洗疗法、关节镜外科治疗、正畸治疗、修复治疗、肌训练治疗、心理支持疗法以及手术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