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宝珍 妇科·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
【编者按】胎粪性腹膜炎是少见的产前并发症,多散发,复发风险低,但较为严重,患儿出生后短期内可出现腹膜炎和/或肠梗阻症状,病死率较高。故产前超声一旦诊断胎粪性腹膜炎,需要及时宫内干预并进行生后治疗。本文中,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鲁才娟医生分享了胎粪性腹膜炎的孕期评估相关经验。
(一)胎粪性腹膜炎定义
胎粪性腹膜炎(Meconiumperitonitis,MP)是一种由胎儿期肠穿孔引起的无菌性化学性腹膜炎,极为罕见,估计发生率为1/30000。
(二)胎粪性腹膜炎病理
·含有消化酶的无菌胎粪,溢入腹腔内,引起严重的化学性和异物性腹膜炎反应;
·纤维素渗出和纤维母细胞增生,腹腔粘连,胎粪与腹腔炎性渗出液受胰液的影响钙质沉淀而形成钙化块,将穿孔完全堵塞;
·肠穿孔未封住或在长期溢漏后才封住,膜状组织包裹部分肠襟,形成假性囊肿;
·肠穿孔发生于分娩前几天之内,穿孔仍然开放,则腹腔内充满染有胎粪的腹水,形成弥漫性腹膜炎,并迅速演变为细菌性腹膜炎。
(三)胎儿肠穿孔的病因
肠闭锁、内疝、肠扭转、胎儿阑尾破裂、胎粪性肠梗阻、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囊性纤维化。
(四)胎粪性腹膜炎的产前超声表现
呈多样性,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腹腔内钙化灶(85%);
2.羊水过多(65%);
3.腹水(55%);
4.肠管扩张(40%);
5.胎粪性假性囊肿(15%);
6.双侧睾丸鞘膜积液或者外阴水肿(发生率较低)。
(一)产前超声分级
0级,胎儿孤立性腹腔内钙化灶
1级,胎儿腹腔内钙化灶伴1个相关超声异常(腹水1a、假性囊肿1b、肠管扩张1c);
2级,胎儿腹腔内钙化灶伴2个相关超声异常;
3级为胎儿腹腔钙化灶伴3个及以上相关超声异常。
(二)产前超声发现腹腔内钙化
临床医生应关注以下几点:
1.对所有胎儿器官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
2.寻找囊性纤维化的证据;
3.是否感染,尤其是进行TORCH检查;
4.胎儿染色体检查+CMA+Trio-WES检测;
5.羊水过多者早产风险管理。
相关研究显示,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手术的概率为67%,手术最强的预测因子包括:胎粪假性囊肿(MPC)、肠管扩张、腹腔积液;手术后及引产后尸检发现,回肠闭锁是其最常见的病因,占50%以上,其次是肠扭转;在新生儿预后方面,多数研究提示,经手术治疗后,新生儿存活率高于90%。
胎粪性腹膜炎的取决于引起胎粪性腹膜炎的原因。不合并囊性纤维化,预后较好;单纯腹膜腔内钙化灶,可能为较轻型胎粪性腹膜炎,预后较好,不须手术治疗;除单纯腹腔内钙化灶外,均应定期复诊以排除缺血性阻塞,如食管或肠管闭锁、肠扭转、肠套叠及内疝形成的可能性。
诊断胎粪性腹膜炎的同时要进行一系列母亲病毒血清测试,以排除感染的可能性;一旦胎儿发生肠穿孔或阻塞性肠梗阻,出生后可能需要行外科手术治疗。0级胎儿出生后不需要手术干预,50%的1级胎儿需要手术治疗,几乎所有2级和3级胎儿都需要出生后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胎粪性腹膜炎的胎儿,不仅需要强有力的超声科的支持,以进行产前诊断、孕期监测以及评估,同时也需要新生儿科的支持。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新生儿预后的关键。
[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未注明来源为“转载”,版权均归巢内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巢内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指南解读(二)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郝宝珍,围绕“《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指南解读(二)”的主题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讲解内容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发布背景;《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更新依据;指南推荐级别;MHT的指导原则;MHT的常用药物和方案;总结;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月经异常的管理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副主任医师郝宝珍老师,围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月经异常的管理”的主题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讲解内容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多囊卵巢综合征概述,该章节主要介绍了该病的诊断依据、诊断标准、高雄激素血症和排卵障碍的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目标等。
2022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异常子宫出血对患者的影响:异常子宫出血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对全球的整体健康和社会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全世界育龄期女性发病率约为3%-30%;但约半数受影响的女性并不会寻求医生帮助;对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从中度到重度不等;因个体感觉、症状和生计的不同,患者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经历。
围绝经期综合管理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集团)妇女健康云讲堂,郝宝珍围绕“围绝经期综合管理”进行了讲解。
郝宝珍教授:更年期综合管理
在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集团)妇女健康云讲堂中,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郝宝珍教授从更年期的概念、症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使人对更年期的综合管理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