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亮副主任医师 脾胃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我要问专家

专家介绍

杜新亮,副主任医师,脾胃病科。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论著3部;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2项分别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擅长运用中医经典名方治疗临床常见病和疑难杂病。特别对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便秘、腹泻、脂肪肝、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视频解答

脾胃虚弱的症状和调理方法是什么

脾胃虚弱的症状是乏力、食少、气短、便溏等;调理方法有饮食、药物、艾灸等。一、症状胃脘部满闷不舒,症状时轻时重,喜温喜按,以及饮食减少、神疲乏力、少气不想说话,或说话语声低微、肢体倦怠、饭后尤为明显、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等。二、调理方法饮食结构的调理,适当多吃具有健脾养胃功效的食物,如山药粥、白扁豆粥、鲫鱼豆腐汤等。药物调理。选择具有温补中焦、健脾养胃、升清降浊的药物辨证调理,如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艾灸治疗。可以艾灸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等。

胃间歇性绞痛怎么回事

胃间歇性绞痛为胃痉挛,是由于胃黏膜平滑肌短暂性的痉挛收缩所致。具体原因如下:一、环境因素外界气候过于寒冷使寒邪趁虚侵袭于胃部,对胃黏膜刺激造成局部痉挛收缩引起疼痛。二、饮食因素大量的酗酒或暴饮暴食,刺激性食物对于胃黏膜的刺激引起痉挛收缩,出现间歇性疼痛。三、炎性感染如胃溃疡、急性胃炎等,由于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对于胃黏膜的刺激,加重胃黏膜充血、糜烂和溃疡的病灶,引起胃黏膜平滑肌收缩痉挛,出现间歇性的绞痛。建议:注意腹部保暖,选择解痉镇痛药。

脾胃虚弱怎样调理

脾胃虚弱可通过食疗、药物、穴位贴敷等方法综合调理。一、食疗药食同源,可选择健脾养胃功效的食物。如山药粥、小米粥、燕麦片、燕窝粥、红枣桂圆八宝粥、乌鸡汤、蜂蜜水等。二、药物根据具体症状辨证用药,如脾胃虚弱者,健脾益气、养胃,可使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药物治疗;脾胃虚寒者,温中健脾、缓急止痛,可使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三、穴位贴敷在经络腧穴上贴敷具有健脾益气、养胃功效的药物,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渗透进入人体内,作用于腧穴部位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选择具有健脾益气、养胃功效的穴位贴贴于神阙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等。

哺乳期肠胃炎能自愈吗

哺乳期肠胃炎很难自愈。在临床上,肠胃炎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急性肠胃炎和慢性肠胃炎。患者如果在哺乳期得的是急性肠胃炎,很难自愈。因为急性肠胃炎的诱因一般都是感染或者饮食不当,出现急性肠胃炎以后要进行输液治疗、防止脱水,抗感染,这是主要的治疗原则。如果患者是慢性肠胃炎,也很难自愈,因为现在正在哺乳,如果出现了恶心、呕吐或者腹泻的临床现象,在哺乳的情况下也是很难自愈的,可以选择喝一些中药来调理身体,这样不会对哺乳产生严重影响。

慢性萎缩性胃炎针灸效果如何

一般情况下,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经过针灸治疗,是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的。一般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可以通过针灸进行治疗,例如针刺腹部的中脘、上脘、下脘、天枢等穴位,也可以针刺公孙、内关等四肢上的穴位来进行治疗。也可以采用背俞穴,像胃俞、脾俞等穴位,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针灸治疗的同时,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药物,例如应用杏苏散、益胃汤、保和丸等能够调养脾胃的中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一直打嗝胃胀气怎么办

一直打嗝胀气,可通过针灸、药物、饮食等方法来缓解症状。一直打嗝胃胀气,多考虑胃肠动力不足、胃食管反流等。可通过以下方法治疗:一、针灸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针刺承浆穴、后溪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等。二、药物使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增加胰酶促进消化的药物,或者适当配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治疗,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或选择中药汤剂辨证调理,如肝气犯胃者,选择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的药物,如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三、饮食忌吃东西吃得过快;胃寒者,可适当用丁香柿蒂泡水喝;或适当服用生姜红糖水,温中散寒、和胃降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