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波,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病学系副主任、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行为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神经心理学组组长、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学组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认知心理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学组组长,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主编,中华神经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国临床神经科学、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卒中与神经疾病、内科理论与实践、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等杂志编委。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局级成果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12部。目前参加国家863课题及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各1项。主持首都临床特色项目及首发基金课题各1项,牵头罗匹尼罗及雷沙吉兰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对帕金森病、认知障碍、脑血管病、抑郁焦虑等的诊治有丰富经验。
面神经麻痹的预防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需要减少面神经损伤的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颜面部外伤对面神经损伤,避免寒冷空气以及化学毒素性刺激对面神经产生损伤,避免病毒等感染性疾病对面神经产生损伤,同时需要减少酒精、辛辣刺激性食物,对面神经刺激。需要减少中枢神经损伤可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低盐低脂饮食,并维持血压、血糖、血脂等基本数据平稳,减少脑卒中发病的可能,并定期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以减少颅内占位、脑血管畸形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发生概率。
全身肌肉痛可能是以下疾病的征兆:肌肉疾病。病因广泛,例如肌炎、肌肉损伤、风湿、纤维肌痛综合征等。纤维肌痛综合征属于全身免疫性的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全身骨质疏松及钙物质在流失之后,也可能会出现全身肌肉痛。周围神经病变因素。周围神经病变所引起的全身痛,通常为游走性疼痛。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全身肌肉疼痛除了和疾病因素有关之外,也不排除是由于工作压力较大、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后所引起。
偏头痛的日常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方面:生活方式的干预。偏头痛通常会有很多诱因,因此在生活方式上进行干预,能够大大的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次数和缓解偏头痛发作时的严重程度。平时注意改善睡眠,避免熬夜,并且减少不良的生活嗜好,适当的增加运动和调整心态。在出现偏头痛症状时,可以采用理疗或者服用药物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但是尽量避免对药物的心理依赖。强光刺激或者是过于嘈杂的环境有可能会增加偏头痛的发作次数和程度,因此改善居住环境也有利于改善偏头痛。
三叉神经痛手术后出院的日期在三天到一周不等,有特殊情况还需要适当延长。进行三叉神经的手术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三叉神经痛的病情控制,但是不同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需要开刀治疗的手术,通常需要一周左右进行拆线,在术后恢复较好的情况下就可以出院。有些患者身体情况较差或者术中术后出现了并发症,也建议继续住院治疗,住院时间则会延长。而进行射频消融术,一般进行门诊手术即可,病情比较特殊的患者住院手术也不需要等待拆线。通常出院标准以生命体征平稳为基本标准。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主要是由运动神经元基因突变所导致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变,属于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因为基因突变导致无法合成运动神经元所需蛋白,导致脑干运动神经核以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造成相应肌肉进行性萎缩。该疾病好发于有家族史的患者或者儿童,发病时可表现为肌无力、运动障碍、关节畸形、呼吸系统感染、发育迟滞,严重的还会引起脊柱侧弯。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唯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可以配合B族维生素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面神经麻痹的治疗分为对症治疗以及病因治疗两方面。在对症治疗方面,以改善神经代谢以及改善神经循环治疗为主,一般以针灸理疗等刺激性方式,以及服用改善循环、B族维生素,辅以针灸理疗等。在病因治疗方面,如果患者是由于面神经炎所导致的面神经麻痹,则治疗以抗病毒、抗炎为主。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果患者原发疾病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则患者容易合并其他神经系统损伤症状。如果患者是由于缺血性脑卒中所导致的临床病变,需要给予改善脑循环以及改善脑细胞代谢治疗,必要时可进行血管介入治疗以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