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一般指直肠脱垂,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垂。
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若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
直肠脱垂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女性。儿童直肠脱垂多为黏膜脱垂,通常5岁前可自愈。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并不多见,如直肠反复脱出可导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并有引发直肠溃疡、出血、狭窄和坏死的危险,需手术治疗。
直肠脱垂的临床表现多数为肛门失禁、有黏液流出、皮肤瘙痒、肛内肿物脱垂等。普通老百姓经常把脱出的痔疮也称为脱肛,所以当肛门有脱出物时应该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