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中蛋白质偏高是怎么回事

2021-05-07 收听量:38720
彭涛 副主任医师
三级甲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肾内科
我要问专家

尿液中蛋白质偏高常与肾脏疾病或者泌尿系统疾病有关。
正常人尿蛋白小于40mg/24h,上限是150~200mg/24h,如果含量过高,即为尿蛋白阳性,可能是尿路感染、结核、结石、肿瘤、白细胞高、尿蛋白等导致的。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的病变,如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等因素,也有可能会导致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偏高。
除了一些疾病因素,人在进行大量运动,或者体位变化之后,也有可能会导致尿液中蛋白质含量短时间的升高,一般不需要治疗,人体得到充足的休息之后,蛋白质就会自动恢复正常水平。建议及时进行检查,明确致病因素,以便进一步治疗。

肾内科
您可能还关心
女人肾不好有啥症状 肾结石患者不能吃什么食物 怎么锻炼肾功能 肾结晶喝水多久能排出 对肾好的食物有哪些 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肾病综合征可以自愈吗 IgA肾病的鉴别诊断 泡沫尿是蛋白尿吗 膜性肾病二期治疗方法 肌酐尿素氮偏高什么原因 老年人腿肿看什么科 急性间质性肾炎怎么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贫血怎么办 肾病高血压和高血压肾病一样吗 经常腰困是怎么回事 膜性肾炎严重吗 慢性肾衰竭如何分期 肾病综合征很严重吗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有哪些 继发性膜性肾病是什么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哪种好 慢性肾小球肾炎容易反复发烧吗 多囊肾能治好吗 女性急性肾炎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肾脏病会发展成尿毒症吗 服中药能使肾功能恶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