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窦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电生理检查结果,以及在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基础上进行综合判断。
病窦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晕厥、心悸、胸闷等症状,有时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心电图检查是诊断病窦综合征的关键手段,常见的心电图表现包括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通常低于50次/分)、窦性停搏(窦性静止超过2秒)或窦房传导阻滞。还可能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或室性逸搏心律等。电生理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心电活动信息,通过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以及窦房传导时间(SACT)等指标,评估窦房结的功能状态。正常情况下,SNRT小于1400毫秒,CSNRT小于550毫秒,SACT小于120毫秒。当这些指标显著延长时,提示窦房结功能受损。确诊病窦综合征之前,必须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心电图改变和临床症状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包炎等。
病窦综合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诱发或加重症状。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方面,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饱或饥饿,同时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因为这些物质可能会加重心动过缓或诱发心律失常。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定期复查心电图和电生理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应随身携带紧急联系信息和简要病历,以便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