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在诊断月经不调时,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月经史、生育史、避孕措施以及生活习惯等。月经史是了解患者月经周期、经期长度、经血量和颜色的重要信息;生育史可以提供有关患者生殖系统健康状况的线索;避孕措施的使用情况可能与月经不调有关;生活习惯如饮食、作息、运动等也会对月经产生影响。体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全身检查旨在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排除可能引起月经不调的全身性疾病;妇科检查则重点关注生殖器官的发育情况、有无异常肿块、炎症等。辅助检查在明确诊断中起着关键作用,常用的包括性激素六项检测,用于评估内分泌水平是否异常;B超检查可以观察子宫、卵巢的结构和形态;刮片检查有助于了解子宫内膜的状况;宫腔镜和腹腔镜则可直观地观察宫腔和盆腔内部情况,发现潜在的病变。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饮食上宜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生殖系统的异常情况,有助于预防和及早发现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