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的两种主要类型。开角型青光眼是指房角开放,但房水外流通道的滤过网逐渐阻塞,导致房水排出缓慢,眼压逐渐升高。闭角型青光眼则是由于房角狭窄或关闭,导致房水无法正常排出,眼压急剧升高。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科疾病,主要与眼压升高有关。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在病因、发病机制、症状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患病人群和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开角型青光眼的病因通常是遗传因素和年龄增长导致的滤过网阻塞,发病机制是房水外流阻力增加,症状表现多为隐匿性,早期可能无自觉症状,视野缺损通常从周边开始,逐渐向中心发展。诊断主要依靠眼压测量、眼底检查和视野检查,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治疗降低眼压,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前列腺素类似物等,也可采用激光小梁成形术或滤过手术。患病人群多为中年以上人群,有家族史者风险更高,预后相对较好,早期发现和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闭角型青光眼的病因通常是眼球解剖结构异常,如前房浅、房角窄,发病机制是瞳孔阻滞或虹膜周边前粘连导致房角关闭,症状表现为突发性剧烈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虹视(看到灯光周围有彩虹样光环)等。急性发作时需紧急处理,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必要时需进行激光虹膜周切术或滤过手术以解除瞳孔阻滞和开放房角。患病人群多为老年女性,特别是远视眼患者,预后较差,急性发作可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青光眼,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都至关重要,尤其是高危人群,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最大程度地保护视功能。
日常生活中,青光眼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在暗环境下停留或长时间阅读、使用电子产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限制摄入咖啡因和酒精,适当控制体重,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用药,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