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诊断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肌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排除其他疾病等。
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医生会首先详细采集患者的病史,了解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以及诱发因素等。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站立、弯腰、抬腿等动作,评估神经根受压的情况。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其中MRI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和位置,CT可用于观察椎间盘钙化等异常改变,X线则有助于了解椎间隙的变化。肌电图检查可以帮助判断神经受损的程度和范围。实验室检查如炎症指标的测定,有助于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腰腿痛的疾病,如椎管狭窄症、肿瘤等,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日常中,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应选择合适的床垫,避免过软或过硬。提重物时应注意姿势,尽量利用腿部力量,避免腰部过度用力。应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增强脊柱的稳定性。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