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得了糖尿病,需要结合症状表现、血糖检测结果以及医生的综合评估。
如果一个人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例如频繁尿尿、口渴难耐、体重不明原因减轻、伤口愈合缓慢、视力模糊、皮肤感染、感到疲倦无力等,就需要警惕糖尿病的可能性。通过空腹血糖测试、餐后2小时血糖测试、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OGTT)等方式可以检测血糖水平,并将检测结果与正常值范围进行对比。同时,还需要考虑一些风险因素,比如年龄、家族病史、肥胖或超重、缺乏运动、高血压、高胆固醇、妊娠糖尿病史或巨大儿生产史等。最终,由医生根据这些症状、血糖检测结果以及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才能做出是否患有糖尿病的诊断。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坚持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和超重;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尤其是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高风险人群;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学会管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预防糖尿病,也有利于整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