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
诊断颅内感染需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以及是否有外伤、手术或感染史等危险因素。体格检查应关注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如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活动等。神经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可以帮助判断颅内结构异常,如脑积水、脑脓肿等。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的关键,通过分析脑脊液的压力、外观、细胞数、蛋白、糖和氯化物等指标,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颅内感染。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有助于评估感染和炎症状态。病原学检查如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有助于明确致病菌,指导治疗。脑电图检查可以评估脑功能状态,对诊断病毒性脑炎等有一定帮助。
预防颅内感染要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避免头部外伤,如有伤口应及时消毒处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中耳炎、鼻窦炎等,防止感染扩散。在进行神经系统操作如腰椎穿刺、脑室引流等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