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妊娠高血压主要通过血压测量、尿蛋白检测和症状评估,结合病史采集、器官功能评估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妊娠高血压的诊断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孕妇的年龄、孕产次、孕周、既往史、家族史以及自觉症状等,以初步了解病情。同时,正确测量血压是关键,通常需要在非同日测量三次,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则考虑为高血压。尿蛋白检测也不可缺少,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或随机尿蛋白≥(+),可以评估肾脏受损情况。还需进行器官功能评估,包括肝脏功能、肾脏功能、凝血功能等血液学指标检测,了解全身各系统的状态。超声检查能够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胎盘功能、羊水量及脐动脉血流等,保障胎儿的安全。产后12周需进行随访,观察血压是否恢复正常,以确诊是否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制定后续的管理方案。
日常生活中,孕妇应注意定期产检,监测血压和尿蛋白的变化,合理饮食,控制盐分摄入,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预防妊娠高血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