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的症状主要包括疼痛、血尿、排尿障碍、感染以及其他全身症状,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
尿结石的疼痛症状较为常见,包括肾绞痛、钝痛和排尿痛,其中肾绞痛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沿输尿管行径放射至下腹部、大腿内侧或外生殖器;钝痛则可能持续存在,程度较轻。血尿症状可见于大部分患者,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前者尿液呈洗肉水样或血色,后者仅在显微镜下发现红细胞。排尿障碍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尿潴留。感染症状常伴有发热、寒战,以及膀胱刺激征,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多与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有关。治疗方法中,保守治疗适用于结石较小且症状较轻的患者,包括大量饮水以增加尿量,稀释尿液,冲刷结石;饮食调整,避免高钙、高草酸、高嘌呤食物;药物治疗,如使用解痉止痛药、抗生素、溶石药物等。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结石,通过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粉末状,随尿液排出体外。手术治疗适用于结石较大、症状较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包括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腹腔镜取石术和开放手术取石等,其中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中医治疗则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采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等方法,常用中药如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等,对预防结石复发和辅助治疗有一定作用。
日常需要注意多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稀释尿液,预防结石形成;合理饮食,限制高钙、高草酸、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牛奶、豆制品、菠菜、动物内脏等;适当运动,促进尿液循环,防止晶体沉积;定期体检,尤其是针对尿路结石高发人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产生,增加治疗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