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脑膜瘤是指一种介于典型良性脑膜瘤与恶性脑膜瘤(如间变性脑膜瘤、乳头状脑膜瘤)之间的脑膜瘤亚型,其组织学形态和生物学行为都具有特殊性。
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附件组织的肿瘤,大多数为良性。非典型脑膜瘤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膜瘤,在组织病理学上,非典型脑膜瘤通常表现为细胞密度增加、核异型性、有丝分裂象增多(通常每10个高倍视野可见4~20个有丝分裂象)以及可能出现坏死,但无明显的脑浸润。与非典型脑膜瘤相关的基因改变包括NF2、TRAF7、KLF4和SMARCB1等基因突变。临床上,非典型脑膜瘤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癫痫、肢体麻木无力、视力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在影像学上,非典型脑膜瘤常表现为等T1、等T2信号,增强扫描后均匀强化,肿瘤边缘可能不规则,并可能存在硬脑膜尾征。治疗上,手术切除是非典型脑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应力争全切除肿瘤及其受累的硬脑膜。对于无法全切除或术后复发的患者,可以考虑辅助放疗。由于非典型脑膜瘤的侵袭性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其预后也介于两者之间,5年和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0%和68%。术后复发率约为29%至40%,复发时间通常在术后5年内。
对于非典型脑膜瘤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同时,患者应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学复查,以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进展的迹象。如果出现新的或加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就医。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些都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