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是指发生在出生后28天内的新生儿身上的一种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不自主的肌肉抽搐或强直发作。
新生儿惊厥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病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围生期窒息缺氧、颅内出血、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钙血症、低钠血症)、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遗传代谢性疾病以及药物中毒等。临床上,新生儿惊厥的发作形式多样,可表现为轻微的局限性抽搐,如眼球偏斜、口角抽动、单侧肢体抽搐,也可能出现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甚至表现为呼吸暂停、发绀。由于新生儿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惊厥阈值较低,轻微的刺激就可能诱发惊厥。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液生化检查、脑脊液检查、脑电图、颅脑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等。治疗方面,首先需要积极寻找并去除病因,同时根据惊厥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惊厥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苯巴比妥、地西泮、水合氯醛等。新生儿惊厥的预后与原发病密切相关,及时去除病因、控制惊厥发作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预防方面,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早产、保障新生儿出生后的正常呼吸和循环功能、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措施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惊厥的发生率。
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日常行为和反应,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异常表现,如凝视、斜视、眼球震颤、面部或肢体抽搐、呼吸暂停、反应迟钝等,应立即就医。同时,保证新生儿充足的睡眠和营养,避免过度刺激,保持室内环境安静、舒适,避免高声喧哗和强光照射。定期进行儿童保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诱发惊厥的健康问题。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