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旁疝的发生是由于腹壁切口处或造口周围的腹壁强度降低,导致腹腔内组织或器官从薄弱处突出而形成的。
造成造口旁疝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患者自身的因素,例如年老体弱、肥胖、营养不良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腹壁肌肉力量减弱,增加疝发生的风险;慢性咳嗽、便秘等导致腹内压增高的疾病,也会促使疝的形成。其次是造口本身的因素,如果造口位置选择不当,如过于靠近骶骨或耻骨联合,周围支撑组织较少;造口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影响造口周围的腹壁强度;不同的造口类型,如回肠造口、结肠造口等,其发生疝的风险也有所不同。手术技术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手术医生的经验不足可能导致解剖层次不清、缝合不牢固;手术方式的选择,例如是否进行腹膜外造口,也会影响疝的发生率;修补材料的应用,如合成网片的选择和使用,也会对术后疝的发生产生影响。术后护理及恢复因素也不容忽视,术后过早剧烈活动、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等,都可能导致造口周围腹壁强度下降,诱发疝的形成。
为了预防造口旁疝的发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均衡的营养,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积极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腹内压增高的疾病;术后早期避免剧烈运动,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促进切口良好愈合;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疝发生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