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一种植入人体内的电子设备,用于监测和治疗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ICD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持续监测心脏的电活动,在检测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时,能够迅速发放电击以恢复正常心律,从而预防心脏性猝死。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导线将设备与心脏连接,设备内置的微处理器能够识别心律失常的类型,并根据预设的程序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电击复律、抗心动过速起搏等。ICD通常植入于胸部皮肤下方,靠近心脏的位置,通过手术将设备与心脏内的导线连接。适用于曾经历过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有心脏性猝死家族史或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ICD的优点在于能够实时监测并迅速干预,显著降低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它也存在缺点,如植入手术相关的风险、设备感染、导线故障、电池耗尽需要更换等。患者可能会感受到电击带来的不适或疼痛。
植入ICD后,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或可能导致导线移位的活动,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功能正常。同时,应避免接触强磁场环境,如核磁共振成像等,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患者应警惕感染迹象,如植入部位的红肿、疼痛或发热,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