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替代受损的内耳毛细胞,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递给听神经,从而帮助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恢复听觉。
人工耳蜗主要由体外部分(包括麦克风、言语处理器和传输线圈)和植入部分(包括接收器和电极阵列)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麦克风收集声音,言语处理器将声音信号数字化并编码,传输线圈通过无线电波将编码后的信号传输到植入耳内的接收器,接收器将信号传递给电极阵列,电极阵列直接刺激听神经,将声音信息传递到大脑。人工耳蜗主要适用于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且助听器效果不佳的患者,包括儿童和成人。植入人工耳蜗需要通过手术将植入部分放置在耳蜗内,术后一段时间进行体外设备的佩戴和调试,最终激活人工耳蜗。人工耳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对声音的感知,提高言语理解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儿童,可以促进言语和认知发育。手术和设备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例如手术风险、设备故障、感染等,并且不能完全模拟正常人的听觉。
人工耳蜗植入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撞击,以防止设备移位或损坏;保持植入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调试,确保最佳使用效果;避免接触强磁场和强电场,如核磁共振成像等,以免影响设备性能;同时,要注意用耳卫生,避免噪声污染,保护残余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