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弓缩窄(CoA)是一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指主动脉弓部位发生狭窄,导致血流受阻,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主动脉弓缩窄根据狭窄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导管前型、导管后型和导管旁型,其中导管后型最常见。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胚胎发育过程中主动脉弓发育异常有关。患儿通常表现为上半身血压升高,下半身血压降低,可出现头痛、头晕、鼻出血、下肢无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呼吸困难、活动耐量下降等。临床上,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结合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介入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狭窄段切除吻合术、人工血管移植术等,介入治疗则可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来扩张狭窄段。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未经治疗的主动脉弓缩窄患者预后较差,可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瘤、心力衰竭、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主动脉弓缩窄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嘱规律用药,控制血压在理想范围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合理饮食,限制钠盐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和感染。避免烟酒等刺激性物质。通过积极的管理和治疗,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