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瘤生长在颅腔内蝶鞍部的垂体腺上。
脑垂体瘤位于颅底蝶鞍的垂体窝内,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可将其分为微腺瘤(直径小于1厘米)和大腺瘤(直径大于1厘米)。由于垂体位于颅底中央,周围临近视神经交叉、颈内动脉和脑干等关键结构,因此肿瘤的生长可能压迫这些结构,导致相应的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激素水平紊乱(如生长激素、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异常升高或降低)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内分泌失调的表现,如闭经、溢乳、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等。诊断方面,除了详细的病史采集和神经系统体检外,影像学检查如蝶鞍部X线平片、CT和MRI扫描最为重要,尤其是增强MRI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有压迫症状或激素分泌异常的患者。药物治疗主要用于辅助治疗或对手术和放疗后残存肿瘤的控制。放疗通常用于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或复发的肿瘤。脑垂体瘤的预后通常较好,手术切除后大多数患者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改善。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肿瘤复发或并发症,需要长期随访和综合管理。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激素水平,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回访复查。如出现新的症状或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