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分娩并发症,指的是羊水中的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过敏反应和凝血功能障碍。
羊水栓塞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具体来说,是羊水里的胎儿细胞、胎脂、胎粪等物质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这些物质对于母体来说是外来物质,母体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来对抗这些异物,从而引发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会导致母体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血压下降等症状。同时,羊水中的物质还会激活母体的凝血系统,导致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发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得血液无法正常凝固,从而导致严重出血。羊水栓塞的症状表现迅速且严重,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威胁母婴生命。
为了预防羊水栓塞,孕妇在孕期要注意合理饮食,保持体重适中,避免胎儿过大,增加分娩风险。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密切关注胎儿和自身健康状况。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严密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羊水栓塞的迹象,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产后,孕妇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孕妇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出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