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母体感染、分娩过程感染、细菌或病毒侵入、医疗器械污染以及皮肤黏膜破损。
- 母体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母体在怀孕期间受到感染。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或原虫,可以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这种垂直传播是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的主要途径之一。
- 分娩过程感染:在自然分娩或剖宫产过程中,新生儿可能会接触到母体的生殖道或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如果分娩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或者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受到损伤,其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减弱,病原体就可能侵入血液循环,引发败血症。
- 细菌或病毒侵入: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此时,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新生儿体内,如皮肤破损、呼吸道、消化道等,进而导致败血症。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 医疗器械污染:在医院环境中,医疗器械如注射针、导管、呼吸机等如果消毒不彻底,可能携带病原体。当这些器械与新生儿接触时,病原体就可能侵入体内,引起败血症。因此,医疗器械的严格消毒和规范使用对预防新生儿败血症至关重要。
- 皮肤黏膜破损:新生儿的皮肤和黏膜非常娇嫩,容易受到损伤。一旦皮肤黏膜破损,病原体就有机会侵入血液循环。常见的破损原因包括护理不当、皮肤感染、脐带感染等。这些破损部位成为病原体入侵的途径,增加了新生儿患败血症的风险。
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生病的人群,及时处理皮肤破损,以及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以预防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