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主要表现为高热、局部淋巴结肿大及全身水疱脓疱,伴有出血倾向。
猴痘是人感染猴痘病毒所致疾病,是一种人和脊椎动物(如猴等)都可罹患的传染性疾病(人兽共患传染病)。
猴痘发病后,可出现发热、畏寒或寒战、乏力、头痛、肌肉痛、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大部分病例在出疹前1~2天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如下颌、颈部、耳后、腋窝、腹股沟等。
皮肤损害一般在发热出现后1~3天出现,有的时间更长。常从头面部开始,扩散至躯干、四肢;最常见的是面部,其次为手掌和脚掌,数量从数个至遍布全身,从水疱疹发展为脓疱疹。
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约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最后干燥结痂,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整个病程约2~4周。除皮肤外,口腔黏膜、生殖器、结膜、角膜等也可出疹,表现为红色丘疹,然后转为轻至重度的溃疡灶。
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来特异性针对猴痘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可尝试通过抗DNA病毒的药物治疗,并联合支持治疗和并发症治疗。猴痘多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