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学界-专家访谈

韩璎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负担。传统上,A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脑脊液和PET等生物标志物,但最新的《AD诊断临床标准修订版》重新定义了生物标志物的分类,为血浆标记物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一变革对于早期诊断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随着人口老龄化,AD的患病率逐渐上升,早期诊断变得尤为紧迫。

早期诊断标记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崭露头角

传统观点认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诊断依赖于脑脊液和PET两方面。今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大会(AAIC)上发布的《AD诊断临床标准修订版》中,将生物标志物分为三大类:

1)AD核心生物标志物:包括反映Aβ积聚的生物标志物(A)(CSF/血浆Aβ42/40;amyloid-PET)和tau病理生物标志物(T)(CSF/血浆p-Tau181;CSF/血浆p-Tau217;tau-PET);

2)在AD发病机制中很重要,但也涉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非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包括神经元变性或损伤的生物标志物(N)(CSF/血浆NfL;结构磁共振脑区萎缩;FDG-PET)和炎症/免疫生物标志物(I)(CSF/血浆GFAP);

3)非AD病理生物标志物:包括血管性脑损伤生物标志物(V)(脑梗死,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和α-突触核蛋白生物标志物(S)(CSFαSyn-SAA)。尽管脑脊液、PET和MR标记物目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新指南的发布,血浆标记物由于其易于获得和价格低廉等特点,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中德第四届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早期诊断标记物研讨会”是国内外研究团队共同努力的产物,旨在推动早期诊断标记物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国内临床已经开始关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并正在积极探索早期诊断标记物的应用情况。这一趋势的背后有几个契机:

1、人口老龄化: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年龄相关认知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显得尤为紧迫。

2、科学研究进展: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技术不断涌现,AD诊断临床标准也得到了修订,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国际合作:中德合作举办的研讨会促进了国际合作和知识共享,有助于国内各医院之间以及国际医学机构之间的合作,从而促进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展。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该研讨会的举办,为中国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和治疗领域取得更多进展提供了机会。

国际与国内研究成果分享

会议上,多位专家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Aβ寡聚体、液体生物标志物、认知储备、风险因素预防等领域。这些成果为A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更多希望。

OliverPeters教授指出,关于Aβ寡聚体在AD连续过程中的数量分布和时间序列一直存在疑虑。在德国DELCODE队列的参与者中,该研究采用sFIDA技术测量了Aβ寡聚体,发现它们在AD连续过程中早期开始积累,早于Tau病理的出现。同时,研究对一种可降解Aβ寡聚体的小分子药物(PRI-002)进行了测试,进行了为期四周的早期AD患者的1b期研究。这种治疗方案被证明是安全的,并且迅速观察到了记忆功能的改善。未来计划在七个欧洲国家展开第2期研究,以评估PRI-002在早期AD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KajBLENNOW教授强调,阿尔茨海默病(AD)的液体生物标志物在脑脊液和血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用于患者管理,包括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特别是在淀粉样蛋白免疫治疗或其他疾病修饰药物进入临床应用阶段。目前,脑脊液检测已经非常成熟,可以测量和监测β-淀粉样蛋白(Aβ)代谢和沉积、Tau蛋白的磷酸化和Tau病理,以及神经退行性过程。这些生物标志物在诊断中表现出卓越性能,并已经通过广泛的临床验证,现在可以在CLIA认证和FDA批准的全自动高精度仪器上进行检测。最近的研究还表明,这些核心AD生物标志物也可以在血液样本中测量,为更容易获取的检测提供了基础。总之,血液生物标志物表现出巨大潜力,可以作为AD病理生理学的易于获取和经济实惠的筛查工具,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

TimoGRIMMER教授解释,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无症状阶段,然后是轻度认知障碍阶段,最终进展至痴呆阶段。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已经采用了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成功地推迟了明显痴呆的发生。个体的认知储备能力(认知储备)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和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影响。增强认知储备可以有效地推迟AD痴呆的发作。已确定了多种可改变的痴呆风险因素,包括体育不活动、肥胖、抑郁、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通过预防这些风险因素,痴呆的发病率可以降低高达40%。前瞻性研究采用多模式预防计划,包括认知训练、饮食、运动和管理血管风险因素,已成功地减缓了认知障碍向明显痴呆的进展。类似的方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实施,以验证这些积极的研究结果并确定其中最有效的组成部分。

国内的专家在本次会议上分享了多个与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的新进展,包括:

1、自适应免疫系统的动态响应:(王延江)的研究发现,在AD患者中,自适应免疫系统呈现出动态响应。具体而言,与Aβ氨基末端相关的抗体水平增加,而与Aβ中段相关的抗体水平下降。这种现象有望为A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解和策略。

2、生物标记物的潜在应用:(郭腾飞)的研究关注生物标记物,特别是GFAP,以及晚年抑郁((胡笑晨)的研究。这些生物标记物可能成为早期诊断和预测AD进展的重要工具,为及早干预和治疗提供支持。

3、新技术的应用前景:(陈瑞燕)提到了新技术,如功能近红外光谱fNIRS等,这些技术有望成为AD临床前期人群的潜在标志物,为早期AD的诊断提供更多选择。此外,还有(乐卫东)提出氧代谢可能与AD的发生和发展相关,他们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增加脑血流量在短期内可以改善认知功能。

4、多模态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陈骥)分享了多模态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在精神障碍研究中的应用经验,这些方法在未来的AD研究和临床应用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提高诊断和治疗的精准性。

这些国内外专家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进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有望促进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

SILCODE研究和未来计划

在此次会议上,韩璎教授的团队分享了基于SILCODE队列的一些高质量研究,如今年在Alzheimer’s&Dementia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联合了德国科隆大学医院FrankJessen教授团队首次聚焦于大脑边缘系统对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SCD人群脑功能网络以及与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关联进行了跨文化/人种比较。

研究发现,SCD组大脑边缘系统的功能连接,尤其是海马与右侧脑岛间的功能连接比NC组显著增加,并且该功能连接与SCD-Plus总分显著相关;研究还发现,双方队列中SCD的Aβ阳性率不一致,且功能连接与Aβ沉积存在关联的脑区也不一致,提示进一步中国本土化SCD研究的必要性。在去年发表在AlzheimersResearch&Therapy的一篇文章中,韩璎教授团队还研究并证实了肠道菌群联合血浆Aβ可作为识别AD临床前期的潜在标记物。

韩璎教授团队和德国科隆大学的FrankJessen教授团队精诚合作,各自在本土收集数据,共同进行分析,观察中德两国的研究结果的一致与不一致的点。

多中心数据标准化培训的重要性

科普工作、医疗从业者的标准化培训、跨学科合作以及标准化数据采集将成为推动早期AD诊断和干预的关键。这一领域的持续研究和努力有望改善AD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提供支持。

未来,SILCODE队列将继续专注于拓展研究范围。韩璎教授团队计划增加随访数据,同时不断吸纳符合入组标准的被试。最近,他们还将引入新的生物标记物检测,例如血浆P-tau217等,以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进一步扩充研究队列。

韩璎教授团队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阿尔茨海默病的科普工作。这包括在公众号上发布更多科普文章,举行直播以及为患者提供实时答疑解惑服务。尽管我国对AD的认知率有所提高,但仍需要更多医疗从业者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进行科普,以帮助大众更好地了解和学习阿尔茨海默病,鼓励临床前期的患者及时就医。

韩璎教授团队还计划加强对与AD相关的医疗从业者的规范化培训。AD临床前期联盟已经拥有250多家联盟单位,并计划建立多个地区分中心,提供更多规范化培训,包括量表培训和数据采集培训,以提高基层医生对于AD的诊疗能力,并促进多中心合作。

跨学科合作在研究和诊断阿尔茨海默病领域至关重要。因此,SILCODE队列可能会继续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共同推动AD早期诊断和干预的进展。这种综合性合作有望为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和治疗带来更多创新和进步。

目前,中国AD临床前期联盟的多中心数据采集流程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确定纳入和排除标准,以筛选合格的被试;

收集被试的基本信息和生活方式等相关数据;

进行神经心理量表测试,评估认知功能;

进行血液和粪便样本采集,以及脑核磁共振扫描,Aβ和tau-PET扫描等检查。

多中心合作研究相对于传统的单中心研究具有更大的样本规模和更丰富的数据,因此其结果更加可靠,更有代表性。然而,需要特别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因为各个分中心在基础设施、研究人员和检测方法等方面存在多样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数据采集需要经过规范化和标准化培训。

标准化数据采集的好处在于确保不同临床中心和研究团队收集的数据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这使得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可以相互比较,从而促进了跨中心和跨研究的数据分析。此外,标准化数据采集有助于减少数据错误和不准确性,因为它明确了数据收集的准则和标准,提高了数据的质量,降低了错误数据的风险。因此,它也有助于使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更容易整合和分析,为综合性研究和元分析提供了支持。

最重要的是,多中心数据分析的结果通常用作指导临床实践的依据。这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情况,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因此,标准化数据采集和多中心合作对于推进医学研究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针对一些大众最关心的问题,韩璎教授也作出解答:

巢内神经学界:SILCODE队列的研究成果目前是否已经用于改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或干预?

韩璎教授:目前,我们通过对患者进行科普宣传,提高他们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意识,以便能够早期就诊。联盟成员单位已进行了第二次培训,使他们能够诊断早期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尤其是根据美国国立老化研究院AD协会发布的修订版的NIA-AA,在这个临床标准的基础上,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联盟成员单位现在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未来,这将取决于患者早期诊断的觉悟和及时就医。

巢内神经学界:关于标准化培训和多中心合作,如何帮助确保不同中心的数据一致性?

韩璎教授:为了保证不同中心的数据一致性,我们进行了两次标准化培训。成立联盟前就已经开始多中心培训,2017年3月份,我们团队对于多中心数据采集的一致性进行了标准化培训。然后,今年10月份在本次会议上又进行了一次标准化培训。

巢内神经学界:是否考虑在未来研究中提出更经济实惠的诊断方法以确保更多人能够受益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干预?

韩璎教授:我们中国AD临床前期联盟团队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与相关的阿尔茨海默病血浆标志物检测的公司合作,可以提供国产试剂,降低了成本,费用尽量控制在老百姓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不是像国外的试剂厂家提供的第三方检测价格较高。

[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未注明来源为“转载”,版权均归巢内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巢内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专家视点

韩璎教授:AD临床前期的诊断标记物的应用及新进展

近日,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德国科隆大学医院联合主办,深圳湾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临床前期联盟协办、北京认知神经科学学会承办的中德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早期诊断标记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