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常痛经,尤其是月经初潮时不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才渐渐出现痛经就要小心了!月经有没有比以前增多或者经期延长了?同房的时候有没有觉得里面疼痛,而以前并不疼?月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有没有排便都会觉得肚子疼?如果你的回答是“有”,就要小心子宫内膜异位症了。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被覆盖面以外的地方生长繁殖而形成的一种妇科疾病。
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但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响,能产生少量"月经"而引起种种临床现象。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有时与病变程度很不相符,子宫内膜会像种子一样,在月经期随着经血逆流进入输卵管,种植在卵巢、盆腔或进入血管,随着血流最终种植全身的任何地方。哪里有子宫内膜,哪里在月经期就会出血、疼痛……临床表现严重的患者,其病变可能是轻度的或局限的,而病变广泛甚至盆腔解剖结构严重变形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却很少。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于哪些部位?卵巢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发生的部位,占80%,大多数异位的子宫内膜都会种植在卵巢上,形成巧克力囊肿。这是因为经血在卵巢里聚集,形成陈旧性的血池,呈巧克力色而得名。每个月出血时,卵巢都会疼痛不已。其次为子宫直肠窝之腹膜,包括子宫骶韧带,子宫直肠窝前壁相当于阴道后穹隆部位,子宫颈后壁相当于子宫颈内口处,有时一位内膜侵犯直肠前壁,使肠壁于子宫后壁及卵巢形成致密黏连,术中很难分离,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侵入直肠阴道隔而在阴道后穹窿粘膜上形成散在的黑紫色小点,甚至可形成菜花样突起,酷似癌瘤,经活检才能证实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现有哪些?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痛经、性交痛、不育及月经改变,大多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周期性痛经,伴下腹部和背部的疼痛,常可放射至腿部疼痛,常于来月经1~2天或经前1~2天开始,持续时间不恒定,常常月经后可缓解。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率高达40%,患者常常有盆腔黏连,造成输卵管梗阻或功能受损,影响卵子、受精卵的输送,子宫内膜异位症常伴有腹腔内微环境改变和卵巢功能异常等,卵泡不破裂或黄体功能不足,这些都是导致不孕的原因。所以,一旦发现经期疼痛明显,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