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和痔疮是两种不同的肛肠疾病。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皮肤与直肠或肛管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而痔疮是肛垫组织发生异常并合并有症状的一种疾病。
肛瘘的瘘管可以位于肛门周围的任何位置,涉及肛门周围的皮肤、皮下组织和肛管直肠,而痔疮则发生在齿状线以上的肛垫组织。肛瘘多数由肛周脓肿破裂或切开引流后形成,少数由结核、克罗恩病等特异性感染引起,其病理基础是肛门周围组织的感染和坏死;痔疮的形成则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肛垫下移、静脉曲张、慢性炎症等,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肛垫组织的肥大和移位。肛瘘的主要症状是肛门周围反复流脓、疼痛、瘙痒,有时可触及硬结或瘘管开口;痔疮的常见症状是便血、脱出和肛门不适,便血特点是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肛瘘的治疗通常需要手术,如瘘管切开术、挂线疗法等,以彻底清除瘘管;痔疮的治疗则根据程度不同,轻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如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重者可行手术治疗,如痔切除术。
预防肛肠疾病的发生,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蹲厕所,防止便秘和腹泻;饮食上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还要注意肛门卫生,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使用过烫的水或刺激性强的肥皂;避免长时间坐着不动,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