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通常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布氏杆菌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的动物,特别是牛、羊、猪等家畜。该病主要通过接触病畜的排泄物、污染物、流产胎儿、胎盘等途径传播。虽然人类可以直接感染布氏杆菌病,但作为传染源的风险非常低。布氏杆菌可以通过皮肤伤口、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高风险行为包括直接接触病畜的体液、处理病畜产品(如生奶、未煮熟的肉类)、在实验室环境中操作布氏杆菌等。人类感染布氏杆菌病后,可能出现发热、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多个器官系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抗生素,如多西环素、利福平等。预防布氏杆菌病的关键措施包括:避免接触患病动物及其产品、对奶制品进行高温消毒、彻底煮熟肉类、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对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员进行疫苗接种等。
日常生活中,公众应避免接触来历不明的动物,特别是病死动物;处理生奶和肉类时应佩戴手套,并彻底煮熟后食用;不购买或食用未经检疫的奶制品和肉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