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弱视是指婴幼儿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同龄儿童的一种眼部疾病。
定义上,弱视是指眼部无器质性病变,但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儿童。常见病因为单眼视觉剥夺,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遮挡瞳孔,影响光刺激;或双眼视觉输入不等,如高度屈光参差、斜视等,导致大脑对单眼或双眼的视觉抑制。症状表现为视力下降,但外眼常无异常,部分患儿可有斜视、眯眼、视物距离过近等表现。诊断主要依靠视力检查、眼位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屈光状态检查等,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治疗方法包括配镜矫正、遮盖治疗、视觉训练、药物治疗等,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个性化方案。预防措施包括孕期保健、早期筛查、合理用眼、定期眼科检查等。弱视对儿童视觉发育有严重影响,可能导致立体视觉受损、学习困难、生活受限等。发病率约为2%-5%,多见于3-7岁儿童,治疗最佳时机为学龄前。
日常中要注意,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视觉发育情况,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同时,提供良好的用眼环境,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均衡饮食,补充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等的食物,以促进视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