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加重的原因主要包括感染、高血压、劳累、妊娠、肾毒性药物、高蛋白饮食、高血脂、血糖控制不佳、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遗传因素等。
感染是导致慢性肾小球肾炎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咽喉炎等,都可能引发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从而加重病情。高血压是加重肾脏负担的重要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脏血流量减少,肾脏缺氧,进而加重肾小球的损害。劳累过度,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会增加身体耗氧量,减少肾脏血流量,不利于肾脏的修复。妊娠期间,肾脏负担加重,尤其是妊娠后期,肾脏血流量明显增加,可能导致肾炎加重。肾毒性药物,如某些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直接损害肾小管和肾小球,加重肾脏病变。高蛋白饮食虽然提供必需的营养,但过量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加重病情。高血脂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影响肾脏血液循环,不利于肾脏功能恢复。血糖控制不佳,尤其是糖尿病肾病,会加速肾小球的硬化过程。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可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肾脏,加重肾小球损害。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易感性,家族中有肾脏病史的人群更容易患病。
为了防止慢性肾小球肾炎加重,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受凉、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体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饮食上应采取低蛋白、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避免高蛋白和高脂肪摄入。避免自行服用可能损害肾脏的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