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尿潴留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尿液分析、超声检查、尿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肾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及排尿日记等。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排尿情况的变化、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症状,以及有无尿失禁、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射程缩短等症状。同时,关注患者有无尿路感染、前列腺疾病、神经源性膀胱等病史,以及用药情况和外科手术史等。体格检查时,需检查下腹部有无膨隆、膀胱区是否充盈,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会阴部感觉、肛门括约肌张力等),以及前列腺或盆腔器官检查。尿液分析可发现尿路感染、血尿等情况。超声检查可评估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前列腺大小等。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膀胱逼尿肌功能、尿道压力分布测量等,对诊断神经源性膀胱等有重要价值。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膀胱内情况,发现肿瘤、结石、炎症等病变。肾功能检查可评估慢性尿潴留对肾功能的影响。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评估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输尿管扩张、肾积水等。排尿日记有助于了解患者排尿模式和评估治疗效果。
慢性尿潴留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憋尿,多饮水,保持排尿通畅,定期排空膀胱,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尿路感染,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以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